重庆市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关于印送《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人民政府
关于涪陵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函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重庆市涪陵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副区长赵昌辉所作的《关于涪陵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重庆市涪陵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七次主任会议审定了《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现印送你们,请报告区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特此函告
重庆市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0年11月13日
重庆市涪陵区人大常委会
对《区人民政府关于涪陵区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0年10月28日,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副区长赵昌辉所作的《关于涪陵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我区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住了检验,但在应急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为加快我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职责。一是区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公共卫生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应急机制,科学编制《涪陵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加快形成从下到上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的机制,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单位和报告人的报告责任。三是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健康专栏、专家义诊、科普讲座等多种方式,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不断提高群众公共卫生法治意识和公共卫生知识素养。
二、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区政府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一是支持疾控中心提档升级,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规范化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二是科学编制好涪陵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启动一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特别是规划建设区传染病救治专科医院。三是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标准实验室,建立负压病房和手术室。四是加快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化建设,建设规范的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室。
三、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一是健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联动机制,强化部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基础。二是建立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同机制,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培训和演练,提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三是利用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作为重庆市唯一一家纳入全国疫情防控常态下重要医疗物资保供企业,以及区中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的中医药服务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四是加强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全区统一的卫生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定期实行动态管理,指导区内药品、消毒水、口罩生产企业搞好调度和生产,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区、乡镇街道两级卫生应急物资足额储备。
四、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协同联动的大数据智慧决策平台建设,建设标准化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视频指挥系统。启动建设智慧医疗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是推进居民健康服务应用、卫生综合监督管理应用、医疗卫生基本业务应用、医疗业务协同四大类应用体系同步建设、互联互通。三是引进公共卫生机构紧缺人才和高级人才,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技术人员比例。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急危重症抢救、院内感染等方面培训演练。
以上审议意见,请区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并在三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处理情况。